您的位置:首页 > 新材料专题 > 会员信息 > 内容页

协同创新,提升新材料领域服务能力--新材料协会

2015-01-23 03:16:29

协同创新,提升新材料领域竞争力

----记上海市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市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是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20081月由上海大学负责建设。平台集聚了上海大学材料学科技术、成果、人才和设备等科技资源,强化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集成及产学研联盟,发挥上海大学先进复合材料优化设计、微观结构控制及应用等核心技术优势,建立通用标准技术和技术服务流程,为国内外新材料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研发、设计、加工、检测、推广、信息、产品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对企业需求信息和学校技术成果实施动态管理,建立技术成果专业数据库和企业信息库,为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提供通道,有力支撑新材料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提升。20094月平台通过专家评估和认定,成为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77家“专业技术服务加盟单位”之一。经过4年建设,鉴于平台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出色的服务成果,201212月经上海市科委专家认证,被评定为“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市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发挥平台在技术扩散和知识传播中的桥梁作用,把产学研相结合为平台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上海大学以及合作企业在国内外新材料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经过多年发展,平台已组建了稳定的团队,由上海大学施利毅教授牵头,目前团队由35人组成,其中博士以上学历达到82%,高级职称成员达到70%。围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吸收多名高端科技创新型人才,其中多名成员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际国家级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东方学者”和“浦江人才”等称号,平台还吸引了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参加。平台打造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能力,在碳/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设计和制造技术方面拥有若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多项成果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近两年有关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多项省部级一、二等奖。

平台拥有的核心技术包括:(1)碳基复合材料及军民两用新材料核心技术及设备。(2)多尺度无机颗粒及纤维增强协同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设备;(3)多尺度无机颗粒复合无机功能材料制备技术及设备;(4)基于多尺度无机颗粒及杂化树脂的高性能涂层材料制备技术及设备;(5)有机或无机复合材料结构分析表征技术及仪器设备;(6)微/纳米颗粒制备加工和高效表面处理技术及设备;(7)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电子信息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关键复合材料、海洋工程装备涂层等新材料领域材料制备技术等。

平台技术创新实例--把握技术需求、核心技术突破

围绕金属表面功能化技术难题,平台科研人员与上海华晖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以高品质铝合金金属制品表面功能化为突破口,开发水性杂化涂层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该材料主要性能指标为:铅笔硬度≥4H;附着力(1mm划格/级)达0级;在明火或高温(400-600℃)情况下,涂膜物质不燃烧;耐盐雾性≥4000h。通过合作,在企业形成产业生产能力、铝合金幕墙制品具有高硬度、耐划伤、阻燃、防腐、抗紫外等功能,该产品在上海地铁、南京高铁、成都机场等重点工程获得推广应用。

平台服务创新实例--服务企业、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防火可瓷化硅橡胶主要应用于耐火电缆等领域。国际上耐火电缆的发展呈现两个特点:一是需求总量快速增长;二是耐火电缆的品种朝着低烟、无毒、无卤化、轻量化方向发展。本项目产品主要是以硅橡胶为基料及载体,加入多尺度复合填充剂、结构控制剂以及其它助剂,经过真空捏合机捏合、混炼,制成可供模压或挤出成型的胶料,经过加工成线缆的绝缘或护套层,其制成的电缆产品,在高温750-900℃的火焰烧蚀(此过程进行水淋及震动试验)下,绝缘或护套层会烧结成坚固陶瓷状硬壳体,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同时具备良好的电气性能,保证电缆在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避免发生二次灾害。平台王金合博士作为人才派遣,到江苏亚光电缆有限公司担任技术主管,重点将陶瓷化硅胶技术应用于特种电缆开发,目前初步开发成功基于陶瓷化硅胶的特种电缆产品,有效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效率,并使青年教师在合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该项目获得了江苏省“博士聚集计划”的资助。

平台服务体系创新国际化

平台基于高水平科技服务需求,积极拓展海内外合作关系,把平台的科技水平始终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努力建立与海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已经建立了海外合作单位包括: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与国家技术研究院、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德国卡塞尔大学、丹麦技术大学等。积极主办或承办了上海黑森州纳米技术合作等会议、SINCS2011上海国际纳米技术合作研讨会,参加荷兰“2011溶胶与材料”国际会议、“沪台科技产业推进合作论坛”等会议,接待了来自德国、芬兰、丹麦、瑞典、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来访。

展望未来,平台继续充分发挥在技术扩散和知识传播中的桥梁作用,提升创新服务体系的功能;着力营造创新环境,建立起有利于创新资源和要素流动机制,着力提升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合作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逐步建成以上海大学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技术扩散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以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创新服务为支撑的,全方位开放,运行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贾蓉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