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期刊 > 专家库 > 内容页

赵东元

赵东元,物理化学家,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英国《材料化学杂志》副主编。1963年6月出生于辽宁沈阳。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0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介孔材料合成、结构和机理的物理化学及其催化研究。发明SBA-15等介孔材料。采用三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通过调节嵌段共聚物的疏水和亲水的比例,合成17种三维孔穴结构的、大孔径的、立方相的介孔分子筛。

赵东元,1963年6月生,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材料实验室副主任。1990年在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8年先后在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化学系作访问学者、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化学物理系和美国休斯顿大学化学系、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材料研究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曾获得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Feiberg博士后奖、美国化学会1998年度最佳博士后奖。

  1998年底,赵东元受聘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很快成为学科带头人,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重点基金项目,科技部“863”、“973”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2005年作为学术带头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等,并与国内外大型公司、科研单位合作进行科研产品开发、研究。

赵东元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微、介孔分子筛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研究。在国外做博士后期间,他合成了大孔径、壁厚、水热稳定性高、高度有序的SBA-15等介孔分子筛结构(SBA系列),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成果,得到国际上认可,论文已被引用2100次以上,推动了介孔材料的发展。近年来,他合成了18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FDU介孔分子筛新结构,发展了“酸碱对“匹配的合成介孔材料路线,制备了一系列热稳定的、大孔径的、高度有序的介孔氧化物材料、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在介孔分子筛结构、外貌控制及多相组装机理等方面形成独特见解,为介孔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贡献。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60余篇,包括Science, Nature, Nature Materials, JACS, Angew. Chem.等,主编书籍1部,参加撰写专著4部章节。目前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3项,授权30项。其研究结果曾被Nature,Nature Materials,Chem. Mater.作为封面报道,美国材料协会、陶瓷学会、美国化学会、德国应用化学作为新闻进行报道,并受邀在国际刊物Chem. Rev., Acc. Chem. Res., Chem. Commun., Curr. Opinion Solid State Chem., Chem. Mater., J. Mater. Chem.等发表综述文章10余篇。

  赵东元教授以其专业和敬业的科研精神,已成为该领域中的领军人物,现担任中国化学会、材料学会理事、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化学化工学会无机专业委员会主任,第五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学学报》、《石油学报(石油加工)》、《燃料化学学报》、《化学物理》编委和《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